角落里,汇通国际店厨师牟晓阳正端着饭碗,目光凝固在屏幕上。他是退役军人,在部队时就是炊事兵。我忽然想起平日里未曾留意的细节:他切菜时笔挺的背脊,毛巾叠得棱角分明的习惯。此刻他坐在椅子上,可眼神却穿越时空,回到了某个我们无法抵达的过去。
屏幕里,战士们踏着正步走过长安街;屏幕外,灶台上的蒸汽正在微火下咕嘟冒泡。两种截然不同的“火”在这一刻奇妙交融——一种是保家卫国的烽火,一种是人间烟火的灶火。牟晓阳忘记扒拉手中的饭菜,他的目光追随着每一个方阵,仿佛在寻找熟悉的影子。我看见他眼角泛起不易察觉的泪光,那是一个见过风雨的男儿极少示人的柔软。
后厨的计时器突然响起,高压锅的红烧肉该出锅了。他如梦初醒般站起身,抹了把脸,又变回那个雷厉风行的厨师。“来了!”他喊了一声,最后望了一眼屏幕上的红旗,转身扎进蒸腾的雾气中。
我突然明白,有些仪式从未离开过他的日常。他或许不再穿着军装,但将纪律带进了厨房;或许不再持枪站岗,但为无数食客守护着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在这个和平的年代,战场变成了灶台,钢枪换成了炒勺,而不变的是一颗守护的心。
这天中午,他炒的菜依然用心。当客人称赞今天的菜口味好吃时,我们相视一笑。没有谁知道,后厨里刚刚完成了一场无声的致敬——一个退役军人用他最熟悉的方式,回应着屏幕里的号角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