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您的位置:首页蓝白文化 > 蓝白文化 >

《弟子规》8月学习分享
作者:   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7:28:43   查看次数:
父母呼 应勿缓

父母命 行勿懒

对于孝,有些人的理解是,把父母的衣食住行照顾好就行了。至于父母的呼唤是否赶快答应,父母的指令是否赶快行动,都是小事,不必那么讲究。特别是父母进入老年,唠叨多了,也不那么明智了,这时候我们觉得老人的诉求是多事添麻烦,于是就不耐烦,脸子不好看了,“色难”生成了。

其实,尽孝道的出发点主要是恭敬心。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,我们随即答应一声并不困难。即便听到的是啰嗦和唠叨,也不应不搭理。孝顺的“顺”,好多时候就是答应一声。想想我们小时候,经常向父母问这问那,有一万个为什么,而父母基本会不厌其烦地回应和解释。今天父母在我们面前就像个老小孩,我们怎能忍心去冷漠他们?!

“父母命,行勿懒”,不一定百分之百能兑现,而态度是重要的。对于应该办、可以办到的,抓紧去办;对于不能办或办不到的,做好解释。只要我们态度积极,耐心说明,哪怕事情办不到,父母也会理解。

“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”的精神,不仅适用于家庭,还应延伸到企业团队和社会大众。尤其在公司,对领导和同仁的呼唤要及时回应。这不仅是蓝白如家的默契,更关系到工作“执行力”。如果我们对公司的某项决策和行动暂时不理解,或者有不同意见,可以提请领导考虑。当领导没有采纳而“维持原判”后,我们就只能是“应勿缓”“行勿懒”,坚决服从,执行到底。

在家中顺从父母,更多的是亲情使然;在公司服从领导,主要基于坚持原则。

父母教 须敬听

父母责 须顺承

父子关系,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父母,其次才是孩子。作为父母,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肩负着管教培养孩子、使其成才的重要义务和责任;想让孩子听话服气、健康成长,关键在管教方式上。

首先,坚持正面教育。家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是非标准是什么?就是圣贤教诲。最浅显易懂最实用的教材是《弟子规》。

第二,拒绝暴力行为。古人说,“棍棒下面出孝子”。这话不全对。因为有些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,却没教育好。还有句话叫做“怒其不争”,这是家长给自己的粗暴找理由。除非紧急,一般不要对孩子动粗打骂。

第三,身教重于言教。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最大。家长不能只要求孩子而放纵自己,要处处做榜样。如,孩子在家做作业时,我们最好也读读书,或悄悄看手机,这叫做打造氛围;要想让孩子孝敬我们,我们首先要孝敬他的爷爷奶奶,这叫做上行下效;教育孩子待人接物,讲道理做示范固然有必要,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直接参与和体验迎来送往,这叫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。

冬则温 夏则凊

晨则省 昏则定

根据《孝经》的说法,孝养父母体现在四个层面:养父母之身,养父母之心,养父母之志,养父母之慧。而现在的人们通常认为,尽孝道就是给父母钱、为父母买东西,让父母吃得穿得好一些,帮父母干家务。至于早晚请安、问寒问暖、年节祝福、生日祝寿、养父母之心等等都是形式上的东西,一家人用不着搞那些“虚理官套”。其实,这些“虚理官套”是有实际内涵的,过于“实在”难养父母之心。比如:

(1)不能“惯”着父母省钱。当今的极端天气较多,老人最难过的是冬夏。也许有些父母家中舍不得装空调。我们作为儿女,对此不应漠视,要早早为老人装一个。每到酷暑天,应该往家打个电话问一问,是不是开空调了,防止他们为了省钱而不舍得开。冬天每到刮风下雪、滴水成冰时,提醒他们少出门,穿暖点,各种保暖措施都用上,冻坏了身体不划算。

(2)对父母不能太“实在”。有些人很“实在”,好长时间也不给父母打电话,父母接我们的电话成了奢侈;父母过生日,咱没空回去举行仪式也就罢了,却连个祝福的话儿也没有;逢年过节,我们给孩子发红包,却忽视了父母这个“老小孩”;回趟老家,帮父母做做家务,父母说不用,咱就不用;为父母买东西,父母说别乱花钱,咱就不花钱;为父母洗洗脚,父母觉得难为情,咱也就不好意思。实际上,在家中,尽管提倡朴实无华,但必要时也需要一定的礼节感、仪式感。

出必告 返必面

居有常 业勿变

这段话,说了两层意思。

第一层意思是:孩子外出必须向父母打招呼,说明到哪去、找谁、做什么,经过父母同意才可以;外出回家后,要向父母禀告:“我回来了。”这样做,是为了避免父母担心,同时保障自身安全;更大的好处是,从小养成接受约束、请示汇报的好习惯,为将来顺利进入团队、融入社会打基础。

第二层意思是:到什么地方、做什么工作要相对稳定,不要急功近利,“这山望着那山高”。要知道,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,经不起反复折腾。能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当然不错。而现实往往很无奈,好多人从事的不是自己最理想的工作。即便如此,也要积极面对,慢慢学会适应和爱上现有的工作。无论做什么,唯有专注和深耕,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可怕的是,至今还是有人相信“天上掉馅饼”“外国是天堂”的故事,结果导演了无数被坑被骗的悲剧;还有一些人脱离现实,老幻想着找一份又舒服又赚钱的工作,于是就反复跳槽,东奔西走,结果可想而知。作为父母和家人,最为焦虑的是我们长时间没有稳定的工作和进项。当下经济下行、行业内卷、企业难做。我们更应珍惜公司平台,专注于本职工作。这样做,既是我们自身的需要,也是父母的心愿。

【上一篇】: “日行一善”集锦    【下一篇】: 我在蓝白的成长与蜕变